當前位置:首頁>>宮觀特色

供奉菩薩

無極始祖

鴻鈞老祖

混沌升將

無妄娘娘

陸壓道君

盤古

菩提老祖

太上老君

雷祖太歲

鎮元大仙

姜太公

炎帝

黃帝

玉皇大帝

釋迦牟尼

觀音

【歷史悠久】 【建築特色】 【菩薩安設】 【菩薩介紹】

"天慶觀"由來...

      據隆慶十一年《嶽州府志》載,天慶觀在縣東一百里,宋建賜名。又注《歷代詩話》36頁載,“太宗時,永州何仙姑,不飲食,無漏泄,世傳其神異。岳州天慶觀柱以震折,有倒書“謝仙火”字。”仙火即紅砂岩,天慶觀廟後山即紅砂岩。天慶觀柱震折後,到宋代時,聞名朝野的張道士在原址上又擴建了天慶觀別院,規模畢以前更宏大。曾有百名道士聚居,相傳呂洞賓雲遊至天慶觀,張道士口出一聯:“一大如天,天慶觀內張道士”呂洞賓不假思索,當即以“丘山是嶽,岳陽樓上呂神仙”應當,足見詩仙呂洞賓之才思敏捷。這段神仙佳話至今膾炙人口。

下一頁

     ■ 1進15x15米 合洛書河圖數
     ■ 2進12x12米 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時辰
     ■ 2進2層 9.9米的圓形 九九歸一
     ■ 2進上圓下方代表天圓地方
     ■ 2進圓頂地面太極外八卦等
     ■ 進2進廟門 二十八宿等圓形設計圖
     ■ 進1進廟門 龍馬負圖
     ■ 1進四圍由三十六根柱子組成上雕刻三十六雷
     ■ 2進圍十二溪女相稱
     ■ 四圍欄板都是符法文書

下一頁

菩薩安設

■ 無極始祖像3.36米,炎黃帝3.3米,鴻鈞老祖,混沌升將,無妄娘娘,陸壓道君各3米,太上老君2.67米,雷祖太歲2.58米,薑子牙2.63米,歷代君王像1.1米。
■ 菩薩清一色的陰沉木雕刻。
■ 現此種木已收集了幾十噸,多數是捐獻給廟宇的。

下一頁

無極始祖

      宇宙誕生之初,有一先天混元之元靈,靈竅初開,漸具神智。無極始祖沒有形象,沒有肉體,沒有形態,時而超氣態,時而與液態共存,具有流動性、融合性。不受電磁影響。自帶巨大能量。可瞬間釋放出,也可慢慢釋放出各種能量,時而聚集無數場能、時而消散於無形,甚至可以形成有許多分枝的網路,能夠相互通信。智慧能時刻相互共用。說它絕對運動,是因為它的存在就是不停的運動;說它絕對靜止,是因為它從開天闢地以來它就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狀態,而且直到宇宙崩壞都不會改變。是來自其他時空的賢者(就是不同位面)這元靈無意間發現造化神器,經過許多億光年的修行,元靈功德圓滿,道法得成。在漫長難耐極不穩定的混沌宇宙中,無極始祖成為宇宙間唯一的一個“清醒者”,忍受著難以想像的孤獨寂寞。仿佛,為了完成某種約定而神秘的使命,無極始祖利用造化神器的無上靈力,造出五個形象各異、靈竅初開的生靈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五元,即是
中元 - 宇宙始祖無極混元老祖;
天元 - 無極昊天老祖;
地元 - 無極鴻鈞老祖;
道元 - 無極元王老祖;
靈元 - 無極元母。
前三位乃是所謂之三元;而三元加上道元及靈元即所謂的五元。
天界法緣(本著弘道度人之原則,今公開絕密法界本源):
一.無極大羅光天(中元無極混元老祖)
二.無極大羅昊天(天元無極昊天老祖)
三.無極大羅玄都(地元無極鴻鈞老祖)
四.無極大羅真天(無極元王老祖)
五.無極大羅玉京(無極老母)
以上幾個又稱為:中元,天元,地元,道元,靈元。統稱無極五元老祖。
前三個又稱為:無極三元老祖.
傳承順序:
無極大羅光天--->無極大羅真天--->無極大羅玉京
還有:無極大羅光天--->無極大羅三清四梵天(太清,玉清,上清)
地位上是:無極五元老祖之後緊接著三清。
介紹:宇宙萬靈統分三十六天,七十二地,無極大羅光天居三十六天。我們熟知的旻天老祖(天元),混天老祖
(中元)。鴻鈞老祖(地元)居三十六天,即婆娑世界三千大千。亦為七十二地,無極大同四大部洲(無極五元
老祖)。鴻鈞老祖即尋常人熟知的三清之師,歐美廣泛信奉的某教,教之聖主,居二十八天。此處不便具體透露
。而三清則居無極大羅三清四梵天。具體如下:
太清:道德天尊,太上道君,神師寶尊,萬仙主宰,玄中教主。
玉清:原始天尊,虛皇道君,萬靈主宰,宇宙法王,混元教主。
上清:靈寶天尊,玉晨道君,經靈寶尊,萬法主宰,通天教主。
道元天尊,太清轉世為老子,即以老子為分割點,之前至無妄造人為先天古道,老子之後皆為後天道門,所立壇
場必要尊後天仙師,凡能施展法效,不得神助則違背天條,負業報。而靈位約大,則違凡天界各律,果報越大,
是為一靈扛眾業。
無妄為百億年之聖靈,無極界約在大約150億年前。無極老母曾派眾無極先天聖靈下界拯救蒼生,蓋因先天古
道既後天道徒已無法扭轉人心不古,災難迭生之局面,故無機聖靈眾道皆呈無量大慈大慧展現,於蒼生執迷於三
番五次之度化,受盡百千萬劫,其各種辛酸,實難付之言語。  

第一頁